链接:http://www.eunited.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6407:2011-06-06-09-46-09&catid=48:2009-10-23-07-13-41&Itemid=77
马银行联昌集团 争夺兴业资本
MONDAY, 06 JUNE 2011 09:41 叶宥瑨
随着兴业资本(RHBCap,1066,金融组)将与我国两大银行展开合并洽商的消息,再加上经济转型以及第10大马计划旗下工程的融资活动激励下,本地银行领域的前景令人期待。
马来亚银行(MayBank,1155,金融组)以及联昌集团(CIMB,1023,金融组)分别宣布获得国家银行的首肯,将与兴业资本及其主要股东针对合并展开洽谈。
丰隆银行研究表示,并不确定其它海外银行集团或本地银行是否有意收购阿布扎比商业银行手中兴业资本25%持股。
该行表示,洽谈活动还在初步阶段,无法给予任何评论,但却认为献购价码将会是合并活动的关键。
一旦这项并购活动实现,它将无可争议地创造出本地最大银行集团。
尽管以经济角度来看,这项合并活动将利惠任何收购方,但同时也意味着许多重叠问题,诸如分行及客户群。此外,海外业务的整合活动也将使这项合并计划进一步复杂化。
分析员相信,联昌集团觊觎兴业资本的新加坡业务、Easy分行及后者与大马邮政(Pos,4634,贸易服务组)的合作关系。
至于马来亚银行方面,这项合并活动将进一步加强其银行老大的地位;与联昌集团一样,前者也放眼兴业资本Easy分行及后者与大马邮政之间的合作关系。
丰隆研究表示,这项合并活动为马来亚银行及联昌集团所带来的影响将取决于它们所提出的收购价码、融资方式及股东接受程度(倘若合并献议涵盖换股及现金)。
该行也表示,尽管这项合并活动对成功收购方每股盈利所带来的影响实属中和,但却因该银行或须展开大规模的股票融资活动,而使其股票回酬以及资本充足率受到稀释。
另外,成功收购方料在完成合并后,或将面对资产素质下降及非利息收入暂停增长的窘境。
分析员认为,银行领域将受益于本地经济成长、经济转型以及第10大马计划旗下工程的融资活动;此外,潜在的并购趋势、各银行本身的资本管理方式及发展计划也将使该领域的前景向好。
而赚幅的竞争压力剧烈、家庭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高升,以及国家银行调升法定储备率(SRR)以及执行宏观审慎措施(macro prudential measures)的举动,却为银行界带来负面影响。
丰隆银行研究表示,在合并献议还未提出之前,将不会调整银行领域的任何预测及评级,并表示该行在银行领域的首选依然是兴业资本、联昌集团、马来亚银行、大马投资(AMMB,1015,金融组)及安联金融(AFG,2488,金融组)。
*********************
与外资一决高下
本地银行须自强不息
在不断的合并演进之下,一旦兴业资本也成功被其它银行集团之后,我国将只剩下7家本地银行集团,与12家外资集团在争夺国内金融市场这块肥肉。
根据银行股东的资料显示,在7家银行集团当中,有两家是属于华资银行,它们分别是最近刚收购国贸银行的丰隆银行,以及继马银行和联昌集团之后的第三大银行集团--大众银行集团。
资料显示,丹斯里郭令灿是丰隆银行的大股东,持有丰隆银行的9亿6千821万6千100股,占丰隆银行的64.59%股权。
至于丹斯里郑鸿标则直接持有大众银行的8亿4千330万零63股,占大众银行的24.08%股权。此外,他也通过Consolidated Teh控股持有大众银行的2亿5千590万5千563股,占大众银行的7.31%。
从股权的架构看来,郭令灿和郑鸿标都牢牢地控制着丰隆银行和大众银行的股权。其余的5家银行,即艾芬控股、安联金融、大马银行、联昌集团和马来亚银行主要都是官联公司所控制(见“本地银行及股权分布”的表)。
本地银行在不断并购之下,分行明显地增多,使到它们可以与以服务和创意见称的外资银行竞争,外资银行虽然在开设分行方面受到种种的限制,但是它们有效率的服务,善用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再加上海外母公司的雄厚资金作为后盾,它们绝对可以争夺本地银行集团的市场。
这些外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华侨银行(OCBC)、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大华银行(UOB Bank)、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东京三菱日联银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德国银行(der Deutschen)、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 )以及苏格兰皇家银行(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
由于这些外资银行,个个都拥有本身的优势,所以国家银行期望通过本地银行的合并风潮,以抵挡外资银行来势汹汹的竞争。
*********************
国行利好政策支撑
银行贷款料增长10%
基于国家银行未来将实施多项宏观审慎措施(macro prudential measures)及调高隔夜政策利率的预期下,券商看好银行领域今年内或可取得10%的贷款成长。
截至今年4月止的贷款成长率由前期的13.2%增至13.5%,主要是因商业领域贷款活动加速。这尤以建筑领域最为明显,该领域在3月创下自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强劲按年成长率。此外,家庭贷款方面则表现趋稳。
另一方面,贷款对存款比率稍微上升,主要是因存款成长率按月下滑。整体的资产素质获得改善。另外,资本比率虽然下跌,但资本方面依然充足。
丰隆研究表示,贷款增长率改善将对银行领域的前景方面带来正面效益。贷款利率平稳,意味着银行赚幅在今年次季或将取得稍微回扬的按季表现。
资产素质获得改善,去除了银行领域的主要盈利风险,而健全的资本比率则将持续带动业绩增长、银行界合并活动,及更灵活的资本管理。
4月份贷款增长达13.2%
根据国家银行每月的统计数据显示,银行领域4月份的贷款增长由3月的13.2%,增至13.5%,且贷款数额为历来高点。商业领域贷款活动持续取得加速成长,家庭贷款的增长方面则获得支撑。
国家银行表示,批发及零售、餐厅及酒店、房地产、金融、保险及商业服务,以及农业领域的贷款活动增加,是贷款加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贷款目的方面,建筑业的贷款活动是商业领域贷款加速成长的催化因素,而该领域的贷款目的主要是作为营运资本、购买证券、分期付款等活动。
贷款申请按月下滑,但依然是历来次高水平;商业及家庭贷款申请取得相同趋势,且总额维持在300亿令吉水平之上。
贷款申请目的方面,建筑领域除外的所有领域也取得相同趋势,这意味着建筑活动逐步增加;贷款增长按年表现的3个月移动平均线连续第二个月维持在正面范围。
存款增长率达10.9%
存款按年增长率达10.9%,相对3月份的9.7%。尽管如此,存款按月增长仅取得0.7%,较贷款按月增长率0.9%为低。因此,贷款对存款比率稍微上升但依然介于80%水平。由于存款总额超越贷款总额2千600亿令吉,意味着银行领域流动资金充裕并可支撑贷款成长。
减值贷款总额及净值分别从早前的3.17%及2.21%,改善了8个基点和5个基点至3.09%和2.16%。
绝对减值贷款总额则面对连续两个月下滑的窘境,由3月的7亿8千290万令吉,跌至4亿8千870万令吉。
核心资本比率及风险加权资本比率(RWCAR)则分别由3月的12.73%和14.32%,稍微改善至12.94%及14.53%,皆保持在健全水平。
分析员表示,本地银行领域有能力达到巴塞尔协议III标准。此外,该领域有足够的资本带动未来成长并支撑预期的合并趋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