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4, 2012

investment

《投资基础》(Fundamentals of Investing)第8章节--股票估值(Stock Valuation)部分除了提到所需回酬率(required rate of return)之外,实际上还有许多方法可运用在估值过程之中。 这其中就包括了股息估值模式(Dividend Valuation Model)、股息与盈利运算法(Dividend & Earning Approach)、本益比运算法(Price/Earnings Approach),以及其他股价相关方法(股价对现金流比(price-to-cash-flow ratio),股价对销量比(price-to-sales ratio)和股价对账面价值比(price-to-book-value ratio))。 (1)股息估值模式分成3种:零成长(Zero Growth)、常数成长(Constant Growth)和变数成长(Variable Growth)。 零成长: 假设股息在未来没有成长,其方程式为 股价 = 年度股息 / 所需回酬率 常数成长: 假设股息在未来以稳定的增长率成长,其方程式为 股价 = 明年的股息 / (所需回酬率 - 股息稳定增长率) 变数成长: 假设股息在未来以不断改变的增长率成长,其方程式为 股价 = 初步变动增长期间的未来股息现有价值 + 变动增长期间结束时的股价现有价值 (2)股息与盈利运算法 与变动增长股息估值模式相似,最适合派息率低或甚至毫无派息的上市公司,其方程式为: 股价现有价值 = 未来股息的现有价值 + 进行脱售时的股价现有价值 (3)本益比运算法 意味着未来股价取决于恰当的本益比及每股盈利预测。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且容易明白,在股票估值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其方程式为: 股价 = 每股盈利 x 本益比 (4)股价对现金流比 与本益比运算法相似,只是分母以现金流预测取代盈利。这个方法被投资者广泛使用,因他们认为运用现金流来评估股票较盈利来的精确。其方程式为: 股价对现金流比 = 普通股市价 /每股现金流 (5)股价对销量比 与本益比运算法相似,只是分母以销量预测取代盈利,适合用在没有盈利或盈利表现不稳定的公司,其方程式为: 股价对销量比 = 普通股市价 / 每股销量 (6)股价对账面价值比 与本益比运算法相似,只是分母以账面价值取代盈利,其方程式为: 股价对账面价值比 = 普通股市价 / 每股账面价值 =(published) 庄学勤 对股票估值方法多 在评估股票估值方面,除了所需回酬率之外,实际上还有许多方法可运用在股票估值当中。 其中就包括了股息估值模式(Dividend Valuation Model)、股息与盈利运算法(Dividend & Earning Approach)、本益比运算法(Price/Earnings Approach),以及其他股价相关方法,这包括股价对现金流比(price-to-cash-flow ratio)、股价对销量比(price-to-sales ratio)和股价对账面价值比(price-to-book-value ratio)等。 一般而言,股息估值模式分成3种,即零成长(Zero Growth)、常数成长(Constant Growth)和变数成长(Variable Growth)。 股息与盈利运算法,它与变动增长股息估值模式相似,最适合派息率低或甚至毫无派息的上市公司。 至于本益比运算法,则是意味着未来股价取决于恰当的本益比及每股盈利预测。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且容易明白,在股票估值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在股票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大部份都会关注股票的本益比,所本益比就是投资者一旦以一个价格购有关股票之后,如果其他值都不变的话,投资者可以在多少年之内回本。 举个例子,如果投资者是以1令吉的价格购入A公司,而A公司每年的每股盈利都保持10仙的话,那么投资者在这家公司投入的本钱可以10年后拿回,所以它的本益比是10倍。 换句话说,本益比越高的公司,投资者想要回本的年份就越久,也就是说本益比越高风险就越高。反之如果本益比越低,回本年份越快,相对的风险也越低。 然而,本益比只是供投资者做一个最基本的参考,不能当作金科玉律,因为股票的股价随时波动,同时也受到各种不同因素所影响。 此外,也有投资者以股价对现金流比来评估一只股票的估值,而与本益比运算法相似,只是分母以现金流预测取代盈利。这个方法被投资者广泛使用,因他们认为运用现金流来评估股票较盈利来的精确。 还有一种估值方式便是股价对销量比,与本益比运算法相似,只是分母以销量预测取代盈利,适合用在没有盈利或盈利表现不稳定的公司。 股价对账面价值比则是另一种估值方式,与本益比运算法相似,只是分母以账面价值取代盈利。 总的来说,股票估值方法很多,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合本身心意的即可,因为毕竟条条大条都通罗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