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bankings

估值低廉·或有并购
券商唱好本地银行股
(吉隆坡27日讯)在相对低廉的估值,及并购课题发酵的前提下,券商持续看好本地银行股项,其中兴业资本(RHBCap,1066,金融组)、安联金融(AFG,2488,金融组)和大众银行(PbBank,1295,金融组)更是列为首选。
瑞士信贷分析员在上周四发表的一份报告中,针对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重现的可能性,依据国内每间银行现有估值与危机时低点、自危机发生后的股权变化和盈利弹性进行研究,以探讨这些银行的下跌风险。
他发现,联昌集团(CIMB,1023,金融组)以及马来亚银行(MayBank,1155,金融组)的投资风险最高,而大众银行及安联金融的风险最低。
自金融危机发生后,外资持股增持幅度最大的银行为联昌集团(增8.7%)和兴业资本(增8.4%)。另一方面,危机后减持幅度最大的则有安联金融和大众银行。
报告中指出,历来盈利表现说明盈利下跌风险低于15%。个股方面,马来亚银行及联昌集团的盈利表现最容易受危机影响,而兴业资本、丰隆银行(HLBank,5819,金融组)和大众银行方面则最具弹性。
该分析员表示,大多本地银行是以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本益比低点上方的估值溢价进行交易,而这溢价幅度则介于22至153%之间。
他认为,若银行领域股本回酬率依然高于其危机时期的水平,这些银行股应以高于个别危机时期低点的本益比估值进行交易。
回酬率仍超越危机时期
在这些银行股项当中,马来亚银行是以较危机时低点的本益比最高溢价之估值进行交易,紧接着是联昌集团。以相对危机时低点的股价对账面价值方面,马来亚银行也是以最高溢价的估值进行交易,紧接着为兴业资本和联昌集团。
报告中表示,安联金融是唯一一个股项以相对危机低点的本益比更低估值水平进行交易。大众银行则以危机时期本益比最低水平的仅5%溢价估值进行交易,该银行同时也是最低股价对账面价值溢价水平的估值进行交易,溢价幅度仅有22%。
另一方面,自2008至2009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外国投资者将他们在本地银行的平均持股比例由当时的21.4%增至目前的24.3%。外资持股比例曾经在2007年杪创出30.7%的巅峰水平,去年杪则是26%。
外资持股比例最高的银行股项为联昌集团,持股量达36.4%,占本地外资持股总额的13.7%。而大众银行的现有外资持股量最低,仅有24.5%,接近历来最低水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