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露西阿科特(Lucy F Ackert)与理查迪弗斯(Richard Deaves)所编著的《行为金融学-心理.决策与市场 》一书中提到,自信是所有有关个人对本身能力、知识等一切的正面感觉,但过度自信则是个人对本身能力的过高看法。书中表示,过度自信拥有几种表征:错误校准(miscalibration)、过度乐观(excessive optimism)、过度自信效应(better-than-average effect)及控制的幻觉(illusion of control)。错误校准通常意味着本身认为知识较实际更为正确的一种思维,而这种表征可通过校准测试(calibration tests)来衡量。书中举例,向一人提出50道多选项题目,然后询问他/她有关答对的题目数量,再拿出实际上正确的题目数量比较他/她认为正确的题目数量。倘若他/她认为共有25题答对,而实际上仅有15题答对的话,那此人看来是过度自信了。此外,置信区间方法(confidence interval approach)也可成为测试是否过度自信的一个工具。当人们过度自信时,就会设置过窄的置信区间,使最高的猜测显得太低,而最低的猜测则显得太高。举例,98%被测试的置信区间包括真值的机会仅约60%。如此便说明以错误校准的过度自信了。过度自信效应说明大多人认为本身比一般人更为聪明或更有能力,但实际上仅有50%会比一般人来的更好。事实证明人们通常选择符合本身目的的任务定义(definition of task)。另一方面,控制幻觉意味着个人夸大本身控制命运的程度。举例来说,赌客可能会认为本身可以控制骰子或扑克牌的点数。书中也指出,当人们对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时,这种感觉称为过度乐观。本质上,人们根据曾经历过的经验或有理的分析来对一项有利/不利的结果,提出过高/过低的机率。过度乐观与错误校准通常是同时出现的。举例来说,假设一人购买了一个股项,而这个股项的次年实际回酬预计可达10%,其中介于负10%至正30%之间的信心达90%。但此人却预计回酬可达20%,有90%信心回酬介于10%至30%之间,如此便意味着他对本身的看法过度自信了。书中也表示,过度乐观的代价是导致失望情绪、丧失自尊等。此外,为了达到不切实际的目标,时间与金钱可能会因此而被浪费。
=(published)
据露西阿科特(Lucy F Ackert)与理查迪弗斯(Richard Deaves)所编著的《行为金融学-心理.决策与市场》一书中提到,自信是所有有关个人对本身能力、知识等一切的正面感觉,但过度自信则是个人对本身能力的过高看法。
书中表示,过度自信拥有几种表征:错误校准(miscalibration)、过度乐观(excessive optimism)、过度自信效应(better-than-average effect)及控制的幻觉(illusion of control)。
错误校准通常意味着本身认为知识较实际更为正确的一种思维,而这种表征可通过校准测试(calibration tests)来衡量。
书中举例,向一人提出50道多选项题目,然后询问他/她有关答对的题目数量,再拿出实际上正确的题目数量比较他/她认为正确的题目数量。
倘若他/她认为共有25题答对,而实际上仅有15题答对的话,那此人看来是过度自信了。
此外,置信区间方法(confidence interval approach)也可成为测试是否过度自信的一个工具。
当人们过度自信时,就会设置过窄的置信区间,使最高的猜测显得太低,而最低的猜测则显得太高。举例,98%被测试的置信区间包括真值的机会仅约60%。如此便说明以错误校准的过度自信了。
过度自信效应说明大多人认为本身比一般人更为聪明或更有能力,但实际上仅有50%会比一般人来的更好。
事实证明人们通常选择符合本身目的的任务定义(definition of task)。
另一方面,控制幻觉意味着个人夸大本身控制命运的程度。举例来说,赌客可能会认为本身可以控制骰子或扑克牌的点数。
书中也指出,当人们对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时,这种感觉称为过度乐观。
本质上,人们根据曾经历过的经验或有理的分析来对一项有利/不利的结果,提出过高/过低的机率。
过度乐观与错误校准通常是同时出现的。
举例来说,假设一人购买了一个股项,而这个股项的次年实际回酬预计可达10%,其中介于负10%至正30%之间的信心达90%。但此人却预计回酬可达20%,有90%信心回酬介于10%至30%之间,如此便意味着他对本身的看法过度自信了。
书中也表示,过度乐观的代价是导致失望情绪、丧失自尊等。此外,为了达到不切实际的目标,时间与金钱可能会因此而被浪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